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宗教是人類心靈的憑依,也是人們因精神生活的需求,而自然表現出的崇拜行為。宗教信仰在人類生活中已有悠久的歷史,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,而通俗崇拜發展到今天,也已成為地區性生活與文化的一部份。因此,從一個地區民間信仰的發展,也可以看出先民蓽路藍縷拓墾的痕跡。
台灣地區的民間信仰,是明鄭成功時自大陸傳入,清代時開始蓬勃發展,各處寺廟多在乾隆、嘉慶、道光年間,紛紛興建。
惟日治時期,日本政府為皇民化而加以禁制,日昭和14年(1939)實施「寺廟昇天」,強制蒐集神明雕像(包括寺廟家庭神像、天公爐)與家中祖先牌位,集中於廟前廣場澆煤油焚燬,而強迫民眾在家中正廳奉祀其「大麻(天照大神神體)」(長約20餘公分、寬約5、6公分,用紙符包裝),企圖去中國化而日本化。
臺灣光復以後,宗教恢復自由而蓬勃的發展。在宗教信仰方面,不論是中國人自己的儒教、道教、一貫道等,或是外國的佛教(傳入中國大陸有悠久歷史)、回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等,都被自由的信仰著。至於通俗信仰,則為本土性祖先崇拜、自然崇拜、器物崇拜、忠義崇拜及孤魂崇拜。
本鄉的寺廟大多供奉儒釋道三教全國性神明,主祀神之外,還有很多從神、陪神也一同供奉,充分表現民間信仰多神宗教和偶像崇拜的特質。
本鄉目前信仰以道教、佛教、基督教為主,其中以道教較興盛;佛教居次;基督教又次之,依苗栗縣政府正式登記有案之寺廟有10家;補辦登記有1家,其中道教6家;佛教4家;基督教1家。其它尚未登記的寺廟以道教居多。